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随着春日的脚步渐近,万物复苏之际,盂县梁家寨乡迎来了盛大的“灯映滹沱河,巳巳皆如意”第八届河灯文化旅游活动。此次活动以“节气文化”为主题,贯穿2月28日至3月9日,为期10天,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展示盂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文化品牌,推动节气文化与文化旅游业态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清珍 马凤朝)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梁家寨乡的河灯习俗,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南宋末年,是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作为第四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河灯节已成为梁家寨乡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今年的河灯文化节,更是以全域联动的形式,将非遗民俗与现代旅游紧密结合,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民间社火表演中,一队身着彩衣的鼓手,手持鼓槌,节奏明快,每一击都敲击出春天的律动,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腰鼓队以轻盈的身姿穿梭于人群之中,红绸飞舞,鼓声如潮,展现出力与美的完美融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而旗袍走秀,则是另一番风情,佳人们身着各式旗袍,步伐款款,优雅中透着时代的韵味,仿佛穿越时空,将古今之美巧妙联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河灯民俗文化节上,游客和当地群众热情地参与着各项活动,大家的交流声、欢笑声和着鼓乐声、戏曲声,让寂静的村庄热闹起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活动现场,除了欢歌笑语,还有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普法宣传摊位前人头攒动。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向过往的行人讲解法律知识,发放宣传册,让法治观念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为节日增添了一份理性的光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期间,“回望七载河灯岁月”摄影展吸引了众多目光。一幅幅照片,记录了河灯节从初办至今的点点滴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让人在欣赏之余,也不禁感慨时光荏苒,文化传承之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天色渐暗,璀璨的焰火划破夜空,五彩斑斓,如同梦幻般的画卷,将整个天空装点得美不胜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夜幕降临,放河灯以传统仪式展演启幕,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末年。据《崔氏族谱》记载,当地先民因滹沱河水患形成祈福传统,寄托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活动中,身着传统服饰的表演者通过仪式展演,再现古村落敬畏自然的文化习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夜晚的滹沱河畔化身为“流动的星河”。游客与村民手持亲手制作的莲花形河灯,缓步至河边,小心翼翼地将灯放入水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顷刻间,河灯顺流而下,与水中月影交相辉映,宛如银蛇舞动、繁星坠地。现场游客目送河灯载着期许漂向远方,场面浪漫而温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此次河灯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盂县和梁家寨乡的文化旅游资源,更推动了全域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通过活动的举办,梁家寨乡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盂县河灯点亮非遗薪火 文化节盛启乡村振兴路|No.1479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