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2月26日,农历正月二十九,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举办庆新春活动。国家级非遗项目高跷走兽成为亮点,尤其是一群10至13岁的少年表演的小走兽格外引人注目。(■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史云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高跷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兽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高跷走兽是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演形式,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一般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进行高跷表演的学生皆在十岁左右,孩子们生龙活虎,天真活泼的演艺,激发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其表演形式是在历代民间高跷、杂技的基础上繁衍发展而来的,既受戏曲表演的影响,又吸纳了历代高跷乐舞的表演形式。高跷走兽的妆容,演员需根据所扮演的神话角色精心设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高跷走兽表演有多种兽型,兽型多取自神话传说。其兽头和兽身由技术很高的艺人做出模型,用麻丝、麻纸、细绳、细竹、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而成,并涂以色彩,外形威武而精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演员服饰主要依据所扮演的神话传说人物以及所驾驭的走兽形象来设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旨在通过服饰色彩、图案、材质等元素,将人与兽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神话故事的氛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高跷步伐分为走步和碎步两种,走步多是匀速的,艺人脚踩高跷的步伐如正常人走路一般,行走稳健,上下步伐准确,双脚交替步伐跨步大,行走距离多变。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小演员们身着华丽服饰,踩着高跷,生动地演绎着一个个神话传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定期在小学生中传授非遗文化,选拔部分优秀学生重点培养,成为“高跷走兽”小演员,为这项传统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高跷走兽少年传承人展风采|No.1474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