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在阳泉矿区的一隅,隐匿着木艺工匠的宁静世界,这里木香四溢,时间仿佛凝固。踏入区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木工车璇传承人李润平的木艺工作室,只见室内,李润平正全神贯注地雕琢着手中的木头,眼神中闪烁着对木艺的执着与热爱,犹如熠熠星辰。(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杜爱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李润平,年逾五十,木艺生涯已逾三十载。他手中的刻刀如同灵动的精灵,在木头上翩翩起舞,时而轻描淡写,时而力透纸背,木屑如雪,纷纷扬扬。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老李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柔和地注视木料,缓缓道来:“木艺之道,在于心细如发,手稳如磐。每一块木头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带着独特的生命印记,我们的使命就是唤醒它沉睡的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回忆起学艺之路,老李的思绪飘回了三十多年前。那时,他年仅十六,怀揣着对木艺的无限憧憬,投身于一位老工匠门下。学艺之初,师傅并未急于传授高深技艺,而是让他从最基础的拉锯、刨木做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日复一日,老李在工坊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双手磨出了水泡,结了茧,但他从未言弃。几年的刻苦钻研,他终于熟练掌握了木艺的基础技巧,开始尝试简单的雕刻创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然而,时代的浪潮汹涌而来,机械化生产席卷了传统手工制作行业,木艺市场遭受重创。许多同行纷纷转行,但老李却选择了坚守。他放不下这些木头,更舍不得这门手艺。他坚信,机器制作的物件虽精准却缺乏灵魂和温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说起木工车旋工艺,老李如数家珍。木工车旋是利用木工车床旋转木头,并通过车刀削切,使木头呈现出美观的效果,同时让木纹更加淋漓尽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这项技艺在欧美广受欢迎,因其操作简便、机械单一、占地小、噪音低而备受青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老李的木工车旋作品种类繁多,从碗、盆、器皿到瓶子、圆棍、桌腿、擀面杖、陀螺等应有尽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为了让传统木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老李踏上了创新之路。他将传统木艺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了“佛龛古韵”系列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这些作品以珍贵的鸡翅木为原料,框架采用传统榫卯结构,坚固耐用且不用一颗钉子。主体部分则运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技法,既保留了传统木艺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气息。这一系列作品一经推出便备受青睐,甚至吸引了海外收藏家的目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老李对学徒们要求严格,不仅传授木艺技巧,更注重品德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他时常告诫学徒们:“做木艺,先学做人。心不正,则艺不精。”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徒们的技艺飞速进步,也深深烙印了对木艺的热爱与坚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除了创作与教学,老李还积极投身于传统木艺的推广活动。他经常走进学校、社区举办木艺讲座与展览,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木艺的魅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木艺工匠们凭借着双手与智慧坚守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他们用木头雕琢出生活的美好,以匠心诠释着艺术的追求。李润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木艺之路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生命之美的探索与追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艺映匠心 岁月铸坚守|No.1472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