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12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烙画技艺展示活动在阳泉矿区蔡洼街道东四尺社区文明实践活动站热烈举行。活动的主角是东四尺社区居民、退伍军人李保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内涵,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独特的文化盛宴。(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杜爱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作为一位80后退伍军人,李保华在部队服役期间就展现出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退伍后,他潜心钻研非遗烙画艺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实践,技艺日益精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此次走进社区,他希望能将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技艺分享给更多居民,让非遗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活动现场,李保华向居民们详细介绍了烙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制作工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烙画,又称烫画,是用热烙铁在木板、宣纸或葫芦等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赞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在展示过程中,他手持烙铁,犹如战士紧握钢枪般沉稳自信。随着烙铁在木板上的灵活移动,一幅幅精美的图案逐渐呈现,包括山水花鸟、人物肖像等,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引得居民们阵阵惊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社区居民们纷纷围拢过来,饶有兴趣地观看学习。不少人还亲自上手体验,李保华耐心地为大家指导,从如何握烙铁到如何控制火候与力度,一一悉心传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人们好奇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在李保华鼓励下,他们勇敢地尝试烙出自己心中的图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表示:“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烙画的魅力,更看到了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此次非遗烙画手艺进社区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让退伍军人在新的“战场”上找到了发光发热的舞台。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社区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拥军崇军的良好风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李保华介绍,制作烙画需要先在底板上画草稿,然后以国画的勾勒、点染、白描等手法,配以烙具的温度和作画者的速度、角度、力度,使用落、起、止、走等技巧专心烙烫,才能画出一幅好的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据了解,出生于1980年的李保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刘葫芦烙画的第六代传承人、阳泉矿区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他不断汲取他人之长,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在全国、省、市、区组织的文化文艺创作大赛和文化交流活动中屡获殊荣。其中,作品《老家》《黄河无语》在山西省第二届非遗·工美精品展活动中获得最佳优秀奖;《山西阳泉烙画创新设计》在“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了创意优秀项目奖,是山西省唯一获奖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对于烙画,李保华表示,它在他心中是一种生活的狂欢和释放。每一幅作品都是美的火焰的结晶,展现了烙画的玄秘技艺与创作者的天赋人格。对于未来,李保华还有许多想法和创意。但他更加急切想做好的事情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宝艺斋烙画工作室作为蔡洼街道非遗产学研实训基地的作用,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并学习这门艺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退伍军人携非遗烙画走进社区 传承技艺再展风采|No.1434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