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12月13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杨赵村灯笼产业园区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加工、晾晒红灯笼,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些灯笼将在新年期间将城市的大街小巷装点得焕然一新,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史云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杨赵村灯笼加工都是纯手工制作,穿钢丝、印图案、缝灯面、套灯架、拉金条……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每一个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工人们首先进行的是裁剪工序。他们根据设计好的图纸,用专业的裁剪刀将红纸裁剪成相应的形状和大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接着是印制工序,将裁剪好的红纸印上相应的图案和文字,增加灯笼的美观度和文化内涵。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接下来是穿钢丝工序,工人将一根根钢丝穿过灯笼的顶部,作为灯笼的支撑和悬挂部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然后是套灯架和拉金条工序,工人将灯笼套在已经制作好的灯架上,并将金条拉紧,使灯笼更加稳定和美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最后是晾晒工序,将制作好的灯笼放在阳光下晾晒,使其自然干燥,增加灯笼的使用寿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节日挂灯笼,不仅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氛围,还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盏盏红灯笼,营造出了吉祥喜庆的气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2008年,杨赵村的“传统灯笼制作技艺”被列入运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近年来,杨赵村灯笼制作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全村40多户商户从事该产业,年产灯笼达1000万对,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海外,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赶制灯笼迎新年产业兴旺促增收|No.1433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