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9月2日,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坨村的鑫时泰商贸有限公司省级非遗“李氏月饼”生产基地,工人在制作、晾晒、包装手工月饼,供应节日市场,一派繁忙的景象。(■本期摄影:陈来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中秋未至,月饼悄然飘香。虽然每年都有各式月饼争奇斗艳、创新上市,但在很多人心里,始终放不下一种“传统味道”。面对竞争激烈的月饼市场,这些手工月饼坊的老手艺人们依然坚守本心,凭着传统好手艺和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拥有着忠实的消费群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李氏月饼”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纯手工捏制的古老食品。2017年5月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李氏月饼”原料采用当地绿色无公害自产面粉、纯天然蜂蜜、纯手工香油,馅料采用青红丝、玫瑰酱、黑芝麻、冰糖、花生仁、核桃仁、芝麻仁、瓜子仁等,通过揉面、包馅、压花、着色、烘烤等多道传统手工工艺制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工匠的技艺和心血,使得月饼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品质,畅销北京、上海、浙江、郑州、西安、太原等地,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青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如今的李氏黑芝麻香油月饼一直沿用100多年前的传统手工工艺,保持着多年前的老味道,那个让老一辈人回味无穷的老味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在中秋节前50天的黄金时间里,基地可生产出3.5万多公斤月饼,转化小麦1.5万公斤、芝麻0.6万公斤,为40多名农村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带动了周边50多户农民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实现致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随着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传统手工食品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于简单加工高品质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月饼的制作虽然古老而传统,但它的魅力却在于能够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这种幸福感来自于大家围坐在一起的热热闹闹,来自于每个人脸上洋溢的满足和快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近年来,阳城县充分发挥非遗传统美食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非遗传统美食产业发展,先后建起阳城李氏月饼、润城泡麦面馍、阳城烧肝、润城八八宴席、阳城十大碗等省、市、县三级“非遗”项目产业基地,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月饼,这小小的美食,蕴含着无尽的寓意与象征。它是团圆的象征,是感恩的表达,是美好愿望的寄托,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每一个中秋佳节,月饼都以它独特的魅力,为人们带来温暖、喜悦和希望。让我们在品尝月饼的同时,珍惜这份美好的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月饼飘香迎中秋|No.1386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