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随着春节的临近,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丁村一家 “土布”生产作坊内一派繁忙,村民们正忙着手工制作非遗“丁村土布”,满足节日市场需求。(■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现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近年来,当地依托省级非遗“丁村土布”织造传统技艺,从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农户培训到订单生产,实现“企业+工坊+农户”的产业链模式,让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丁村土布”,是当地民间世代沿用的一种传统手工织布工艺,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历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土布又称“粗布”、“家织布”,多采用全棉织造而成。“丁村土布”分为本色的白色土布和用色线编织成各种图案的彩色土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土布制作过程工序繁多,要经过轧花、弹花、搓条、纺纱、倒线、染线、经线、刷线、缠穗子、安机、 织布等大小72道工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木制织布机是手工织布的主要工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从事织布的都是本村和周边的村民,农忙时种地务农,农闲时纺线织布,挣点工资补贴家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妇女们稳坐机上,穿综飞线娴熟有致,仿佛不是劳作而是表演绝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五彩斑斓的棉线在织女手中变成了图案丰富多彩的粗布用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手工织布生产作坊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民俗博物馆景区内,这也使其成为游人观赏的一大景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土布具有天然大气、触感厚实柔软的特点,使用起来透气吸汗、舒适透爽,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如今,借力古老丁村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势,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又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文化产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襄汾非遗“土布”织造技艺助农增收|No.1297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