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1月7日,随着农历龙年的临近,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三泉镇孝陵庄村的一片温室大棚内,热闹非凡。这里,是山西高鹏水产有限公司的“鱼菜共生”种养基地,也是乡村振兴新模式的示范点。(■本期摄影:高新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据了解,这个基地由青年农民李宇鹏于2019年创办,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闭环模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创新节水90%和节约土地80%,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基地内,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内,种满了无公害的草莓。元旦过后的采摘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在这里,鱼和菜的养殖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不仅提高了产量,还保证了质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这种模式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基地雇佣了20多名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和当地农民,他们在这里学习并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在家门口的稳定就业。此外,基地还为流转土地的农民提供了土地流转租金和返聘劳动佣金双重收入,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李宇鹏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种‘鱼菜共生’的模式,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同时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这种“鱼菜共生”模式,不仅是一种生态农业的创新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新思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传统工艺的优势,通过创新和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承。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在新绛县,这样的种养基地还有很多。这些基地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还通过吸引游客和消费者,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这种“农业+旅游”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鱼菜共生”模式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效益,还能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这种模式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No.1286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