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走进山西省浑源县驼峰乡高窑村小杂粮加工厂,贴包装的,通过机械真空处理的,装箱的,扛着面袋装车的……繁忙的工作场景,夹杂着欢声笑语,小杂粮走俏市场,成就乡村“大”产业。(■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杨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高窑村地处黄土丘陵区,小杂粮一直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这些五谷杂粮经过精心耕耘和传统工艺的烹制,成为了营养丰富、口感极佳的美食佳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驼峰乡结合本区域实际,探索打造“党建引领、联企带村、特色助力、项目拉动、订单包销”的“二产带动一产”新样板,推动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现代化新图景正在高窑村悄然绘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小杂粮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公司生产的豆类、面类、米类全部取材于村民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生产加工的20个品种走俏市场,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村民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公司持续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我们这里的小米色泽金黄、口感柔滑,富含锌、硒、铁等多种元素,是上佳的营养食品。”高窑村支书傅渊林介绍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尽管当地的小米品质很好,但过去村民们的粮食都是自产自销,销路不畅,价格还被压得很低,大家的种粮积极性不高,许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近年来,驼峰乡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鼓励企业和农民签订订单,实行优质优价。“现在粮食不仅能卖得了,还能卖得好,大家种粮的收入提高了,种地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常年在这里工作的村民道出了近些年的变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说是工人倒不如说是打工人更为贴切,高窑村小杂粮加工厂,兴起于2017年脱贫攻坚时期,运营以来,公司致力于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发展小杂粮加工业,村民们的收入得到了明显提升,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每天100元的劳务费,一年当中差不多能干十个多月,总算下来,也能挣将近30000元。”在这里打工的蒋继玲满面春风地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胶辊砻谷机、刨光机、色选机、电子打包砰等一系列的机械化操作下来,小玉、糕面、玉米糁、绿豆、黑豆等小杂粮,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今年截止目前,公司加工生产的20万斤粮食全部变成了商品,直接营利100多万元,高窑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亮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恒久北岳 厚道浑源”勤劳朴实的高窑村人在奔向致富的产业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为了提升小杂粮的品质和产量,驼峰乡的农民们积极与市农科院合作,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小杂粮的产量,还优化了其品质,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小杂粮成就乡村“大”产业|No.124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