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中国琉璃数山西,山西琉璃看河津。河津市祖传吕氏琉璃工艺厂是中国北方琉璃的代表,被称为琉璃的故乡。(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雪霞)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琉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建筑风貌的标志性元素,更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顶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史籍考证,据《河津市志》记载,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唐、宋、金各代瓷窑遗址的分布图中,均有河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琉璃属低温铅釉陶,主要经过备料、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几个阶段,制作技艺复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灰陶琉璃是一种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较高的手工技艺。其作品多用在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在造型式样、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一块琉璃瓦要经过16道工序,花49天方可制成,素有“一片瓦一两银”之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匠人们从备料、土石来源、品质鉴定、泥料陈化,就开始一一把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匠人们在已经切好的泥胚上,进行造型的创作,图案灵动自然,从容大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对于小巧的琉璃器具,老匠人还要再进行细细雕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2008年,吕氏祖传琉璃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吕氏琉璃注入了新的思维和活力。他们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不断演绎出更加精彩的文化艺术传承故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流光溢彩,变幻瑰丽,这是人们对琉璃的崇高赞誉。一双糙手,一堆泥巴,一座窑炉,作为国家级琉璃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匠人们用泥巴捏出了精彩,用窑火锻烧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河津吕氏灰陶琉璃 演绎艺术传承魅力|No.1179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